不忘教育初心 牢記育人使命 ——觀看電視劇《山海情》有感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扶貧必扶智,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,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。“教育扶貧”直指致貧落后的根源,是徹底穩定脫貧的推手。
近日,電視劇《山海情》吸引了我的關注。“山”是指寧夏,“海”是指福建。整個劇情講述的是寧夏西海固人們將飛沙走石的“干沙灘”建設成寸土寸金“金沙灘”的故事。從未追劇的我卻被劇中鮮活的人物、感人的故事所打動,讓我思緒萬千。
在劇中,凌教授為了帶領村民致富,一心撲在菌菇種植技術和推銷菌菇的路上;白校長一次次地入戶動員家長,說服家長讓孩子到學校上學;當上鎮長的李德福為了村民能過上好日子,忙前忙后;水花為了一個完整幸福的家,任勞任怨,吃苦耐勞……他們舍小家為大家,眼里心里情感里都將個人私利置之在外,這一切,都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表現。
從寧夏到福建,盡管相隔千里,但扶貧群體牢記囑托,辛勤付出,不僅為當地帶去了項目、資金和技術,也帶去了東部的先進理念和優秀經驗,在決戰脫貧攻堅中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戰。
由此我想到我現在工作的單位——德陽安裝技師學院,學院為黨和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技能人才。學院白手起家,從平房到高樓;從水泥操場到塑膠操場;從百名學生到幾千學生;從幾個專業到幾十個專業;從德陽市先進單位到四川省先進單位再到國家示范學校:這些變化離不開為學校發展辛勤付出的前輩們,以及至今還在默默奉獻的安院人。
我2006年到學校,至今已16年了,見證了很多像《山海情》劇情里演繹的人和事。梁媽媽老人家,十年如一日,打掃清理垃圾堆;長期以來克服各種困難,千辛萬苦到不同的地方宣傳政策,讓學生回歸校園的招生人;為了申報省級重點專業,廢寢忘食工作的電氣專業人;在疫情面前為了全院師生安全,堅持到底的后勤人;為了能讓學生能多學一點知識,多學一些技能,默默奉獻的教學人;為了能讓學院永續發展,殫精竭慮的領導們:這就是我們安院人。——他們豈不是也將共產黨員的形象體現得淋漓盡致嗎?
現在我變了,我不想再像以前一樣告訴學生,德陽安裝技師學院是學校,而我想說德陽安裝技師學院是希望。不是嗎?仔細回想一下,通過學院老師的栽培,現在遍布全國各地的學生,他們不就是通過學院將自己的愿望實現了嗎?有軍人、國家公務員、醫生、教師、工程師、技師......
我們作為共產黨員,要將黨建工作與自己的工作進行有機融合,做到思想與行動相統一。我們將不負青春,不負韶華,不忘初心,牢記育人使命,強德育,重技能,讓更多的學子在德陽安裝技師學院的舞臺上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供稿:一支部